当前关键词:民法典解读
关键词TAG
暂无介绍
为您推荐其他关键词:
-
解读民法典|“权利”这两个字,力透纸背!保护权利的边界是履行义务。虽然,“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然而,“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而且,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民法典解读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这10条民法典颠覆性亮点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民法典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人生之初《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民法典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10条民法典颠覆性亮点我国司法解释中仅支持以侵权为由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民法典草案第996条规定,受损害方有权以违约为由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极具颠覆性。#民法典亮点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规范数字生活民法典多处对数字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作出了回应,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保留了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第一千零三十四条到第一千零三十九条又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数字生活规则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民法典在人格权编的身体权和健康权部分,对性骚扰问题作出规定,而且非常全面。首先,民法典规定身体权、健康权部分,体现了性骚扰是侵害别人对其身体的自由支配,如别人的隐私部位不能去触摸。另外,性骚扰对他人的#法律问题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文解读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面对密密麻麻的格式条款,人们很多时候根本来不及细看条款内容,就签字了。有的商家甚至故意在合同里设置陷阱,让消费者事后才发觉问题的严重。对此,民法典草案合同编明确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民法典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物权编条文解读(二)这些调整有一个大的动因,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现实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业委会成立难、公共维修金使用难、业主维权难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引起了其编纂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希望#物权编条文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物权编条文解读(三)《民法典》第三百零六条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物权编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物权编条文解读(四)《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二条 因加工、附合、混合而产生的物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按照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原则确定。因一方当事#物权编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物权编条文解读(一)这背后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了新表述。全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物权编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绿色原则”的纳入,意味着什么?“我国的民法典可以称之为一部真正的‘绿色’民法典。”提起对民法典,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吕忠梅这样评价。“我国民法典共1260条,目前有18条直接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绿色原则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绿色原则条文体现“‘绿色原则’对中国社会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北京市中伦(南京)律师事务所钟宏全律师表示。一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态保护文化观;二是以民事义务的形式对人民生活形成#绿色原则 2023-03-18
-
民法典解读——制止职场性骚扰,用人单位该如何做?第一千零一十条 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职场性骚扰 2023-03-13
-
民法典解读——公共部分收入归业主享有解读:民法典物权编将其解释为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增设的目的,就是要凸显房屋的居住属性,保障居住人尤其是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有房可住,并且以物权法律条文保护公租#公共部分收入 2023-03-13